你是否曾經好奇過佛教是甚麼,甚麼是輪迴,實修又是甚麼,為什麼要學佛修行?
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問題,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:「眾生不斷地生生世世在輪迴,輪迴就是苦。」人生中有數以萬計善惡取捨的緣境,若能對因果法則通達了解,並依循此不造惡業因,依止佛法將立於不敗之地,不會導致可惜、偏差與錯誤!
《六度集經.卷六—佛以三事笑經》中,有一則佛典故事。佛陀住世時,曾與弟子們路過市集,看見一個老人一邊賣魚,一邊哀嘆地埋怨:「老天啊!我到底犯了什麼錯,讓我的兒子這麼早夭?如果他還活著,可以幫我賣魚,我哪會這樣地操勞、辛苦啊?」
佛陀聽到後,慈悲地朝老人輕輕一笑。霎時間, 佛陀的齒畔閃耀著五色金光,照亮了整個市集。
佛陀再往前行,看見一隻滿頭臭穢的大豬,身上滴著屎尿,搖搖擺擺地晃過市集,眾人皆嫌惡地掩住口鼻。 佛陀瞧見此景,似有所感地再度露出微笑。
阿難在一旁觀察 佛陀的言行,深覺不同往昔,隨即恭敬地向 佛請示為何兩度微笑的意涵。佛陀於是告訴大眾三個原因:
一、感慨老人的愚痴。他在溪邊捕魚時,數以千計的生命喪於他的漁網,也讓這些魚蝦,家庭破碎、骨肉相離。但是,他不曾為此生起絲毫的惻隱之心,如今招感兒女早夭的報應,卻仍執迷不悟、怨天尤人。
二、魚攤上有一條大魚是天人轉世,因為過去專修空想定,執著這想出來的空,無法契入佛性。雖然福德深厚,天壽長達八十億四千萬劫,卻無法使自己的罪業消弭。福壽用盡之時,定力隨之而逝,輾轉又墮入輪迴,因宿世業力受報為魚身。過去為天人風光不可一世,今朝受人宰割,連生命也無法作主,實在可嘆!
三、 佛陀憶起過去行菩薩道時,曾有一世聽經聞法、精進行道從不敢懈怠。因為平日奉行佛法,行善不倦,又堅定持戒,當生感得「生於佛世」之善報,從此生生世世長處光明清淨之處,進而成就佛果。當時,隔壁的鄰人不信因果、四處作惡,又流連女色,不孝父母,當生墮落惡道,直到今日仍未能出離,成為那頭臭穢的大豬。
然學佛修行不可以只是閉門造車,人生不過百年,沒有那麼多時間可以慢慢嘗試,應該尋找有傳承,能夠正確穩定學習佛法的管道,才能夠快速進入狀況。
★觀音山乃是一處真實利人的講修實修道場★

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:「於此嚴峻世代,乃是落實佛法的聞思修,建立功德至關重要之機。行者需要先自利,方能真實利他。修行不能只是隨喜參聽,參加法會,此乃屬於初修的階段。隨喜參學後,應該接續有次第地學習佛法,積資淨障,方能修至解脫。」
觀音山致力於弘揚正信佛法,每周於網路上舉辦佛法直播開示,並推動戒殺護生,保育放流,品德教育,愛心物資捐贈,免費蔬食打齋,長期推動善行,致力於弘揚佛法教化人心,讓大家都能得到幸福安樂。